close

我一直在贖罪,贖罪又贖罪,最近,我有的時候會氣上帝怎麼花了這麼久的時間還不原諒我。有好幾次,我覺得自己像在跟斷線的電話講話。講出來的話,敲在空空的牆上,沒有一點回應讓我知道有沒有人在聽我講話。……(《聖徒叔叔》)

 

伊恩.貝德羅,因為一句話控訴嫂嫂的不貞,引發自己最親愛的哥哥丹尼的死亡。丹尼的死頓時使家中失去了依靠,他看著露西的青春逐漸蒼白與死灰,因著喪夫與命運的折磨,無法獨立帶著三個孩子-艾嘉莎、湯瑪斯、妲芙妮長大成人而自尋死路,死亡接踵而來的打擊,這三個孩子就成為他一輩子最沈重的負荷。

 

一輩子的代價

 

年輕的生命失去了選擇的權力,他放棄了大學學業與一位十八歲少男該有的自由奔放,為了照顧年幼的三個小孩,屈居成為一位木匠,從頭開始自己的人生。現實的壓力在教堂神聖的詩歌中得到短暫的解放,他渴望治療的油膏可以從神降下,是艾米特牧師教會他面對自己的人生。面對過錯,何其困難。倘若要學贖罪,請先為自己所犯的過錯負責,「上帝要知道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,去彌補你犯過的錯。」我們「信的是贖罪和徹底原諒的教,……信的是自新的教。」艾米特牧師在伊恩最無助的時候,並非讓伊恩選擇最輕省的擔子去提,反而將伊恩的生命一步步推向懸崖邊緣,要他學會勇敢的往下跳。這跳有如再次的粉碎,若不粉碎又如何知道完整的可貴?就有如文中所說,受傷的傷口,若不撕開,又怎能重新癒合?

 

得來不易的救贖

 

傷口撕裂的疼痛,讓伊恩快速成長。作者藉由艾米特牧師要傳達的信息是:什麼是「救贖」?唯有去真正的實行,才能知道救贖的代價是既深又痛的,而體認到並非犯了過錯,只要懇求上帝的原諒,天真的以為在祈禱會中的「阿們」可以結束我們所有的過犯。伊恩在日常平凡的柴米油鹽中度過每一天,在和三個孩子搏鬥中搞得灰頭土臉,席捲而來的壓力就在自己承認他是殺死哥哥的兇手後達到頂點,他要眼睜睜的看著露西花容憔悴致死,要看著父母親照顧三個孩子而衰老,要看著家裏少了成員丹尼而死氣沉沉,種種外在壓力的逼迫下,還要面對自己內心不斷的內疚與辯證,經歷死亡的虛無感:丹尼、露西死後到了哪裡?他為了得到救贖的代價,這條路既艱難又辛苦,失去青春年華,連氣都不敢喘一下。就像耶穌在面對十字架苦刑前的那條道路,豆大的汗滴滑落,祈禱的顫抖,只為了贖世人的罪,人們犯罪的剎那,有想過卻要犧牲耶穌的性命與血才能換來救贖的印記嗎?那仰頭口口聲聲不費吹灰之力的「主啊!主啊!請赦免我。」又有多麼諷刺。

 

重擔的賞賜

 

《聖徒叔叔》訴說的不是一位「聖徒」之所以為「聖」的理所當然,相反地,他血淋淋的告訴我們,聖徒所承擔的就如同讀者自身所處的日常生活一般:充斥著許多的過錯、失敗、不順遂,就像艾米特牧師為自己頒布「禁止吃糖」的荒謬真理懊悔一樣。提醒我們雖然是因著基督與世界分別為聖,但是我們要面對的卻是更多俗世眼光的不諒解,甚至是親人的質疑,像艾嘉莎對上帝的質疑與對聖經故事的反駁,貝德羅夫妻認為兒子信教走火入魔等等的打擊。我們的擔心與懼怕並未減少,生命中要面對的生老病死又如此真實,伊恩懺悔了半天卻沒有感受到上帝的原諒?一連串的問號需要花一輩子去尋找的答案。我愛作者筆下艾米特牧師的這個角色,他樣貌乾瘦與不協調,確時常說出有智慧的話語,每當伊恩遇見挫折,他總會冷靜地告訴你,「這便是你的人生!」「把你的重擔看作是賞賜,接受它,迎向它!這才是你會有的僅此唯一的人生。」

 

書名:《聖徒叔叔》
作者:安.泰勒
Anne Tyler
譯者:宋偉航
編者:
李翊萍、應仁祥
出版社:校園書房
出版日期:2009年03月01日

book cover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moka0506 的頭像
    momoka0506

    Momoka

    momoka05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